不到园林,怎知春色如许?

居之安所而备之忧患

我们生长在一个和平美好的新时代,风霜刀剑由先辈扛下,留给我们一片曙光灿烂。我们无疑是幸运的,但同时,我们也面临着时代的问题,是要知足常乐,享先辈恩泽,还是要居安思危,庇后代幸福?

  作为新时代的一名青少年,我的回答是,居安思危,思则有备,有备无患,方享太平。

  居安思危者,昌盛;知足常乐者,败亡。这是历史证明的规律。遥想清朝当年,康熙盛世的荣光下,雍正帝观山河昌盛,海晏河清,心里自诩为大清皇朝天下之尊,遂心满意足,作出了一个无比愚蠢的决定——闭关锁国,封锁海关,拒绝外交,将清朝关进了一个亲手打造的铁笼里。彼时工业革命的洪流席卷西方国家,他们历经这一场洗礼,蓬勃发展。唯独清朝作茧自缚,从此落后于世界。后来的列强侵华——何不是因为这份知足带来的结果!若清朝开放外交,积极接受新的、先进的科技文化,何至于在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下被打软了骨头,签下了百年之耻的条约?要我说,所谓的知足常乐,不过软弱的逃避责任的借口,实则是固步自封,自娱自乐。

  与知足相对的,我们应该时刻感到不足。韩愈的《师说》中说,愚人不愿向老师学习,圣人乐于请教老师,“是故圣益圣, 愚益愚”。 圣人孔子,至圣先师,东方儒学的代表,他博闻强识,声名远扬,门下弟子千百。但孔子从未为自己的学识感到知足,他师郯子、长弘、师襄、老子等人,向他们学习各种知识,正应了庄子在《养生主》中所言,“吾生也有涯,而知也无涯”。时刻感到自己的不足,才有进步之空间,才有更好的自己。

  若我们将格局打开,将目光投向国家,我们会发现国家始终强调着这句话,“天下虽安,忘战必危。”唯有生于忧患和死于安乐。忧患,即铭记历史之耻,砥砺前行,以强大的国防护卫一方青山绿水;安乐,即安于现状,仿佛和平长久。和平当然可以长久,但尊严只在剑锋之上,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。我们要长久的和平安定,背后必然要建起坚固的城墙,此为居安思危。唯有作好准备迎接可能的挑战,才能取得光明的胜利。我们爱好和平,但也绝不打无准备的仗。

  知足常乐若是人生常态,居安思危才是人生之基。未雨绸缪,你就永远淋不到雨,有备无患,你才能安心地享这万世太平。

评论

热度(42)

  1. 共5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